- 发布日期:2025-08-16 09:10 点击次数:115
高考300分上本科大学?你敢信吗?
曾以为这是一句开玩笑的话,却在2025高考招生完全实现了。
2025年全国高考高校招生,给人最大的感触是民办本科院校招生缺额较大,多省市多次降分15分、30分,部分民办院校依然招生不满,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高考300分就可以上民办本科院校了,令人一边欢喜又一边瞠目结舌。
比如广州华立学院、湛江科技学院、广东理工学院、广东工商学院、西安汽车职业大学、上海立达学院、保定理工学院等民办本科院校第一次征集补录就缺额数千人,经过多次征集志愿才勉强补录完。
更令人惊讶的是上海兴伟学院,在多地是“0”投档,意味着没考生报考这所本科院校,令“校”难堪啊。
好歹民办本科院校也是本科啊,将来考公务员、考编制、考研或直接就业等方面,拥有本科学历可比大专学历更有优势啊,那为啥家长和考生突然不买账了呢?有3个原因很现实。
01
部分民办院校学费高是直接原因
相比公办院校5000元一年学费,民办院校的学费确实比较高,一般在15000元至25000元之间。
而部分民办院校直接破了30000元,更有民办院校,咱们也不清楚人家有啥特色,学费直接破10万,用“贵族大学”形容一点也不为过。
比如广东工商学院、珠海科技学院、湛江科技学院学费一年超3万元,上海立达学院学费在59800元,上海兴伟学院学费一年15万左右。
一年学费15万元,真的不是一般家庭能读起的。
而按一年学费3万元算,四年下来也得12万元,再加上一年开销3万元,四年下来至少25万左右,这对很多普通家庭来说是巨大压力啊。
因此民办院校学费压力大,是民办院校招生不满最现实的最直接的问题。
02
招生专业“性价比”不高
我们上大学是为了什么?
不说那些虚的,我们上大学当然是为了找到好工作,赚钱,买房买车过上幸福生活。
但是让你花20万元读四年大学,毕业却找不到工作,你愿意花20万上大学吗?
这就是现在民办院校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。
为了生存,部分民办院校加大本科生扩招,招生人数过7000人,甚至有些民办院校招生计划近10000人。
招生近万人啊,高学费的民办院校啊,招生9000多人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985高校呢,真不明白这些民办院校是咋想的,难道一心为国家培养人才,还是一心想搞钱啊。
而扩招就扩招呗,可是你招生专业并不咋地啊,很多本科专业毕业生真的不好找工作。
比如劳动与社会保障、酒店管理、行政管理、物流工程、社会工作、健康服务与管理、旅游管理、市场营销、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。
别说这些大学专业在普通公办本科院校了容易就业了,就是在211/985高校也很难就业啊。
像旅游管理、市场营销、公共事业管理等大学专业都是近几年来被高校撤销较多的专业,可民办院校却在扩招,确定不是逗家长玩。
综上所述,民办院校招生专业“性价比”不高,也是让众多家长不愿掏高价报考的原因之一。
03
“重公办、轻民办”的观念一直在
民办院校除了学费高外?其他真的一点可取之处也没有吗?
答案当然不是,比如北京城市学院、吉林外国语大学、西京学院、三亚学院等民办院校综合实力并不差,还拥有多个硕士点,甚至比一些公办院校的实力还要强一点。
那为啥大家宁愿报考公办高职院校也不愿意报考民办院校呢?
其实,这就是大家的认知偏差,“重公办、轻民办”的观念一直存在,总认为民办院校的教学质量差、管理差、社会认可度不高、毕业生在就业上遭歧视等等吧。
事实上,相比公办大专院校,在学历和就业上,民办本科院校是很有优势的。
比如考公务员,大多数岗位都要求本科学历了;比如考研,本科毕业生可直接参加考研,而专科生,工作两年后才可参加考研;比如在就业上,很多企业都要求本科学历,那你专科生连投简历的资格都没有。
因此对一些通达的家长来说,民办院校降分录取是孩子上本科大学的机会。
比如有广东家长说,孩子差10分不到本科线,正愁咋办呢?结果本省有多所民办院校降分录取,孩子就有了上本科大学的机会,虽然民办院校学费比较贵一点,但我们更看重本科学历。
不管怎么说,在2025年高考招生中,民办院校的招生确实不理想不如意,出现多省多次降分补录的情况,这可能与学费高、招生专业性价比不高、口碑等有关吧。
但同时,它也是机会,让原本读不了本科大学的考生有了上本科大学的“可能”,让他们重新有了追逐梦想的信心,你说呢?欢迎大家留言交流。(文章仅供参考)